微信公眾號
關注山東濕拌砂漿網隨時掌握第一手資訊

首頁 > 企業管理 > 正文

年終績效評估常犯的3個錯誤,個個都是深坑
2019-12-20 19:36:54   來源:華章管理
  01 公平,總是相對的  有人說,不公平也可以,只要我拿的多就行。這其實根本不成立,因為人總會比較,而心理就會變化了?! 〈騻€比
  01 公平,總是相對的
  有人說,不公平也可以,只要我拿的多就行。這其實根本不成立,因為人總會比較,而心理就會變化了。
  打個比方,某個人去年拿到的年終獎是5000元,今年他私下里跟同事說自己的預期有6000元就可以了。結果公司給他發了7000元,按理說應該滿意了,但他卻充滿了抱怨和憤怒,因為了解到另一個同事拿了7500元,而他心目中這個同事工作表現是遠遠比不上自己的。
 
  在一家民營企業里,老板看到年度報表很開心,凈利潤增長了20%,大手一揮,讓人力資源總監在測算年終獎的時候,把獎金包總額增加50萬。這位老板心里想,我這么大方,員工們一定會有驚喜,來年能好好干。
 
  但事與愿違,發放年終獎后,那些表現差的人無喜無悲,給多少就拿多少了;而那些表現突出的人,卻并沒有感到高興。
 
  于是老板不理解了,你們都拿多了,怎么還沒好結果,早知道我放自己口袋里了。經過員工調研發現,真正超越預期的卻是那些平常表現不好的人,他們沒想到自己還能多拿一些錢。所有的人都知道老板多掏了50萬獎勵今年的業績,但績優的人看到的卻是績差也得到了鼓勵。
 
  原因在于人力總監和各職能管理者,為了“公平起見”,將這50萬新增獎金包簡單附加進去,根據年終考核發出去了,要知道他們的考核中,優秀和一般的差距只有15%,很多人就算評了優秀,因為薪酬基數低,也不如評估為一般的人拿的多。
 
沒有絕對的公平,每個人的公平性感知,都是在比較后得出的結果。
評定指標其實就放在那里,管理者如何用?能否用好才是關鍵。
因此,本文暫且不去介紹績效評定的技術,而將重點放在分析管理者容易出現的錯誤,從而產生警示作用。
 
 
  02 管理者陷入3種效應,讓員工對年終績效失望
 
  人們都能接受“大河有水小河滿”的道理,個人收益與公司收益是緊密掛鉤在一起。但最終獎金數字這個結果是否讓人認可或不產生抱怨,則要看管理者是用什么樣的方式來主導自己的評估工作。
 
  在大量的企業調研中,我們統計出管理者在年終績效評定時容易出現的3種不良效應,一不小心陷入其中,就會導致了員工對績效的反感。
 
  效應1:評估結果集中化
 
  在一家企業里,由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來進行年終績效的評分,他們的年終獎由兩部分構成,一部分是雙薪,一部分是額外獎金,需要評分就是為了核算額外獎金。(注意,多數企業采取了績效考核,但指標的設定卻缺乏周全的思考和實際工作分析,以至于出現不同部門優劣人員標準不一,有些部門容易出現人人都是高分的情況,而有些部門則出現難以達標的情況,這是需要重點解決的,我們在以后的文章中去探討解決)
 
  結果幾乎所有部門經理的評分都非常高,甚至有些部門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,人力拿到這份評分表為難了,這怎么進行ABCD評定呢?年終獎怎么發呢?詢問各部門是否可以將分數拉開差距,得到的回答接近統一:的確員工表現都不錯,很難說誰很突出。
 
  最終這家公司采取了一個很“公平”,很有“統計學”意義,且簡單的算法來進行年終獎金發放,那就是部門獎金包*個人系數(個人系數=個人年終評分/部門評分匯總),這樣算出來每個人的差異不超過200元錢。
 
  某老員工評估C,其年終獎=7500(雙薪)+ 1000(評估獎金)=8500元;
 
  某新員工評估A,其年終獎=3500(雙薪)+ 1200(評估獎金)=4700元;
 
  尤其是這家公司里年終評定僅僅是一個分發額外獎金的手段,并沒有和職業發展掛鉤起來,在這樣的導向下,新員工會發現評估得A其實是沒什么意義的,他還是想辦法向評估為C的老員工靠攏比較好。
 
  評估結果集中化,是管理者不負責任的表現。不敢于用績效手段來讓績優人員受到鼓勵,讓績差人員受到警戒,只求“其樂融融”地穩定下去,實際上就是對不良表現的縱容,最終傷害愿意奮斗的下屬。
 
  有人說國企就是這樣,但以老胡經常去各類國企的經驗而言,北上廣深很多國企近年來在管理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,他們的管理者已經開始致力于鼓勵績優的行為上來,考核評估甚至采用了強制分布,拉開差距是他們的主題。
 
 
 
  效應2:近期效應 人是極其容易受到情感影響的,管理者也不例外。
 
  往往到年底了,要進行年終評估了,團隊中有些人就開始變得積極起來。缺乏系統管理能力的上級往往就會陷入到一種近期感官效應中:這個人挺不錯的。
 
  如果沒有日常的績效成績和關鍵事件記錄,管理者就容易被其近期的表現所影響,以至于“忘掉”了過去糟糕的表現,這樣做出的年終績效評定就難免有失公平,讓其他團隊成員感到失望。
 
  Lisa是一家貿易型企業的產品經理,今年只剩不到一個月了,業績完成度還不到60%,日常也并非特別積極,而別的產品經理卻幾乎已經完成。
 
  而讓所有人吃驚的是,Lisa跟銷售副總出差去拜訪某個重量級客戶后,副總當著所有產品經理的面說:“你們要努力啊,Lisa今年肯定是能評優秀了,其他人要向她學習,這次出差搞定了客戶明年的產品引進協議。你們平時跟客戶一定要深度交流,如果沒有這次Lisa跟客戶喝大酒,協議也不會這么快簽訂下來。你們也要學習,要拼??!”
 
  所有的產品經理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樣,的確Lisa這次搞定了一個大客戶,副總看到了她的表現,但是否能喝酒就代表了對公司的付出呢?更要命的是,這和今年的年終評定有什么關系呢?
 
  管理者,一定要注意你的考評周期,該算進來的,不該算進來的,要很清楚,更不要受到近期表現的影響,來決定下屬整個績效考核周期的評估結果。
 
  效應3:偏見與私利
 
  管理者對下屬的工作價值、個人優劣形成了偏見,這是最傷害人的地方,因為這會讓對方認為無論怎么努力都難以改變。
 
  老胡接觸過的公司里面,幾乎所有的HR部門都沒有被評估為A的經歷。問其原因,回答也是一致的:人力怎么可能評A,都是業務部門的事,我們能拿個平均分就不錯了。
 
  問高層,也得到類似的答案:如果公司目標完成,部門評估肯定是業務部門得優,完不成目標所有的部門都得扣。
 
  這就是偏見,為什么在一個組織里,非業務部門就不能評估為優秀呢?僅僅靠業務數字來評判是否優秀,是否有失偏頗呢?
 
  所有的高管都應該思考,評估部門價值的標準到底有什么?
 
  所有的中層都應該思考,評估下屬優劣的標準到底是什么?
 
  更要命的則是私利心,在這樣的心態作祟下,管理者會失去對價值觀和原則的守護,做出對自己短期有利的行為,卻極大地傷害團隊。
 
  聽朋友說起過一個案例,他們是一群中小企業老板,經常聚在一起談論各自的心得和問題,有個老板很郁悶地講了他公司銷售總監的事情。
 
  這家企業的銷售總監剛跳槽過來一年,由于有著近20年甲方工作的經驗和人脈,他靠自己的客戶關系就做出了4500萬的銷售業績,在他的鼓勵和帶領下,整個團隊業績也因此創新高達到了1.2個億(之前一直穩定在六七千萬的水平)。
 
  按照之前談的條件,他不拿個人業績提成(銷售額的1個點),而拿整體業績達標獎勵(階段性獎勵),這樣算下來,他的整體目標達標獎是3個月基本工資,就是5萬塊錢左右。
 
  這位銷售總監并沒有說什么,畢竟是自己答應的條件,也應該按照團隊成績來拿獎金,否則自己就成了單打獨斗而非銷售團隊負責人了。
 
但老板和幾個小股東就開始心思活絡起來,說實話他們也沒想到有這樣的業績,如果其他銷售人員,僅僅提成就已經是45萬了,何況還有年度銷冠獎金等等,加起來不會低于60萬,現在只給銷售總監5萬塊,他會不會第二年就不干了?
 
  這個時候,人力拿出了一份塵封已久的制度《銷售業績突破獎》,兩年前制定的,大意是鼓勵團隊突破年度目標,但凡突破了公司制定的年度銷售目標,超出部分的1個百分點要給到團隊領導者(當時業績遇阻,下決心之狠),還要拿出1個百分點額外獎勵整個團隊。
 
  股東們傻眼了,按去年7千萬業績算,今年超額了5千萬,要足足拿出100萬來獎勵銷售總監和團隊。這一計算下,股東們的臉色就開始猶豫起來,好不容易今年業績爆發掙了錢,舍不得啊。
 
  他們商量出了最終結論:還是按規定給總監5萬獎金,人力就不要提制度了,反正過去也沒出現過業績突破的情況,員工手里也沒有制度,就當作沒有吧。
 
  然后以公司名義給銷售總監配一輛奧迪A6,替換他自己的本田雅閣,用來跑業務也有面子,車子歸他使用,但資產是公司的,這樣在5萬塊之外還有驚喜。
 
  人力問,配車也要花幾十萬,何不把錢給總監更有激勵性呢?股東們的考量是送東西更好,有個情誼,如果給了錢,明年就會想著更多,多少才是夠呢?
 
  在這樣的決策下,員工們沒有得到那份突破獎,總監拿到了5萬獎金和一輛奧迪A6,看似皆大歡喜。
 
  但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,兩個月后,知道了真相的銷售總監立即辭職了。
 
  其實,對于銷售總監而言,不知道有突破獎制度的情況下,應該對于5萬獎金和配車是滿意的,他如果想要更多就會跟老板談新年的目標和激勵問題。但一旦知曉背后的情況,性質就變了。
 
  這家公司的老板還在到處感慨“人心不足蛇吞象”,在他的價值觀里,自己做的這些都屬于額外賜予了,為什么還不領情?他忽略了作為管理者最基本的原則,不要因為私利來選擇如何對待下屬。
 
  世界上沒有一個事物是能發揮絕對的好作用,或者壞作用。年終績效也是如此,好心也可能辦成壞事。
 
  “評估結果集中化”、“近期效應”、“偏見與私利”是管理者們在進行績效評估和獎金發放時,常常陷入的錯誤,需要時刻提醒自己避免。
 
  讓員工失望的原因,主要還是在管理者。
免責聲明

①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山東濕拌砂漿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為“山東濕拌砂漿網”獨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山東濕拌砂漿網”,轉載時不得擅動。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
②:本站系本網編輯轉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十日內與本網聯系。

頻道總排行

頻道本月排行

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在线,偷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69式,无码无套少妇高潮多水多毛18p,国产精品一二三四,边吃奶边摸叫床刺激A片视频,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网站